用户名:密码:记住密码注册/帮助中心
黄花沟黄花沟
首页 >>> 民俗风情

达斡尔族

  • 发布时间:2011-06-24 浏览量:10626次
  •        

     达斡尔族是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史称“ 打虎儿”、“达胡尔”、“达胡儿”等,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原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的北岸,从事农牧业生产和捕鱼、打猎。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后,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迁移到大兴安岭东麓、嫩江中上游,以狩猎为主,定居后转为从事畜牧业和农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现有7.4万人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无本民族文字 。达斡尔人至今还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独特的民族歌舞 ,喜爱打曲棍球 (达斡尔语叫 “贝阔”) ,擅长制作桦树皮和柳编工艺品。烤烟和狍皮靴子的制作技术水平很高。达斡尔族过去主要信仰萨满教,少数信仰喇嘛教。对关帝的信仰崇拜在达斡尔族中也很普遍。 族称演变: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土著说认为,达斡尔人最初分布的黑龙江及精奇里江河谷,隋、唐时是室韦各部的分布 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进贡。以后辽、金、元各代都在这些地区行使管辖权,明代曾于达斡尔族在江北的旧居地带建立托木河、卜鲁丹河等卫所,故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世居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渊源。  二是蒙古同源说, 根据达斡尔语与蒙古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相互之间有相同或相近的成分,尤其是《蒙古秘史》中记载的13世纪早期蒙古语的某些词汇,在现代蒙古语中已经消失,但却保留在达斡尔语中的事实,有人认为达斡尔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以前的古代蒙古各部落的一支,因而与现在的蒙古族有共同的族源。  三是契丹遗裔说,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翰尔族。分析考证各家之说,契丹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史料依据方面显得更为全面,更为充分,甚至得到官方认可。   “达斡尔”是达斡尔族的自称,因为音译不同,曾有过“达胡尔”、“达呼尔”、“达古尔”等不同写法。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族。民族斗争史:  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入侵黑龙江流域时,达斡尔族各城寨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清朝从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二十八年,达斡尔族官兵携带家属陆续被派往今爱辉、嫩江、齐齐哈尔、呼伦贝尔、呼兰以及新疆伊犁等地镇守边关。  鸦片战争以后,达斡尔族人民也同国内其他民族一道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族民主革命之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达斡尔族人民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日联军。解放战争时期,齐齐哈尔郊区和莫力达瓦旗的达斡尔族在当时中共嫩江省委和省军区的支持下,各自建立骑兵大队。在夺取东北战场最后胜利的辽沈战役中立下战功。1958年8月,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民族乡建立,达斡尔族进人民族发展的新时期。语言文字:  达斡尔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达斡尔语可划分为布特哈方言、齐齐哈尔方言及新疆方言的“方言说”三分法。三种方言语音、词汇、语法没有重大差别,可以互相通话。达斡尔语属粘着语,构词方法主要有派生法和复合法。除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外,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内部与蒙古语最相近的语言。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在清代,达斡尔族知识分子多用满文,辛亥革命后普遍使用汉文。民族风俗:  1、婚姻习俗 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恪守氏族外婚制度原则。婚礼一般在春暖花开时举行,结婚过程大体分三步:一为订婚:由男方父母委托媒人说媒,若女方父母同意,则接受媒人斟酒磕头礼;二为送礼: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两次礼即食礼和物礼;三为结婚:达斡尔族的婚礼隆重而热烈。婚期商定后,女婿按期前往岳父家迎亲,新娘由男女傧相各三至四人陪同携带嫁妆前往婆家。新郎的父母在家门外敬酒迎接送亲的队伍。婚宴上男方陪客首先致辞欢迎送亲的贵宾,女方傧相手拿弓和翎箭为新婚夫妇祝福。最后新娘由妯娌陪同给公婆和男方长辈敬酒磕头,给同辈兄弟姐妹敬烟相识。   2、传统礼仪 达斡尔族重礼仪,讲究辈分,集中体现在婚礼、葬礼、节庆、族谱祭等活动中。敬老是达斡尔族礼节的核心。日常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尊,向他们请安、敬烟、让座、让路。过去一般人们相见,都要行请安礼,姿势因本人的性别和对方身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向老人请安施重礼。达斡尔族热情好客,客人到家以烟、酒、奶制品相待,即使生活拮据,也乐于设法款待。达斡尔族的装烟礼颇具特色,客人到家即使已经叼着烟袋,也要请客人拿下来,他们要亲自给装上自己家种植、晒制的朵烟,点燃后敬给客人。   3、饮食习惯 主食有米食和面食,副食有肉类、鱼类、奶类和各种蔬菜。其传统食品以梭子米饭和“达勒巴达”(荞面条)著称。平时喜食腌菜,肉食以晒肉干和煮、炖肉为主,不习惯做炒菜。奶茶是以牧为主、农牧并举的达斡尔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柳蒿芽是达斡尔族的传统野生菜食,其魅力至今犹存,并广为流传。  4、居住环境 一般来讲,屯落的北面为山林,东、西、南三面是开阔的草甸子,屯落位于山的阳坡或岗地。靠近江河。达斡尔族一般以同姓聚居一屯为主,因为从全屯整体出发,统一规划,所以房舍院落园田排列井然有序,“介”字型草房一律朝南,一般一户为两间、三间或五间房。达斡尔族住房素重采光,西屋南面三扇窗,西面两扇窗,东屋南、东面各两扇窗,房门两侧各一扇窗。为使窗户结实、透明,用盐水豆油搅匀喷在窗纸上。屋内南、北、西三铺炕连接在一起,构成“弯子炕”,家庭成员及其客人的铺位都有相对规定的位置。  5、宗教信仰 达斡尔族主要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萨满教以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为思想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表现了极强的自然属性及与人为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特征。   6、节日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小年等。“阿聂”节,即春节,是达斡尔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他们称除夕为“布图”,是封闭、完成之意。一年过去了,“三十”夜里该封闭了,一年的事情在最后一天就该全部完成了。除夕之夜,各家点燃大门外正前方堆起的干牛马粪,并把大块熟肉和水饺、糕点抛进火堆里,以求新一年里人畜安康,认为烟火越旺,燃烧时间越长,越是象征着迎来的是兴旺之年。欢度“阿聂”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达斡尔族俗称正月十六为“黑灰日”。清晨,老人先再未起床的儿女脑门上抹一点锅底黑灰,青年们彼此争着向对方脸上涂抹黑灰,意为避邪免灾、预祝来年丰收和幸福。认为这一天谁不把脸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在端午节的清晨,达斡尔族要前往江河沐浴,或者用野外的露水洗脸,采摘艾篙草插在耳边和衣冠上,以便保证一年之内无病天灾。文体艺术:  达斡尔族是文化素养深厚并素重教育的民族。达斡尔族的学校教育开始于17世纪70年代。清康熙年间在地墨尔根城设立八旗学堂,各旗每个佐选派一名儿童入学学习满文。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斡尔族地区设立小学、中学等各种学制的学校、学院。这些学校毕业生已达五六百名,大学生达百余名,成为建国后达斡尔族地区各级党政干部和科技、教育、文化部门的骨干。象郭道甫、额勒春、巴金保、金耀洲、杨贤文、凯英等在达斡尔族教育史上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人物。达斡尔族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已搜集到用满文拼写的达斡尔语手抄本中,有清代达斡尔族人昌兴的《蝴蝶花的烟荷包》、《戒酒歌》等数十篇作品。“乌春”是达斡尔族民间说唱文学,有曲有词;“乌日格勒”是寓言、传说、神话的通称,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扎恩达勒”是类似山歌、小曲体裁的民歌,通常在野外放牧、田间劳动时吟唱。口弦琴,达斡尔语称为“木库连”,是达斡尔族独特的民间乐器。达斡尔族民间歌舞,舞蹈《欢腾的山村》、《嬉水姑娘》、《清晨》,歌曲《莫力达瓦的春天》、《歌唱共产党》、《摇篮曲》,器乐曲《木库连弹出我心中的歌》、《怀念你,我的故乡》获内蒙古自治区文艺调演奖。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歌》,编辑出版了《达斡尔民间诗歌集》以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旗志》等。传统的民间刺绣、雕刻和绘画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烟袋锅是达斡尔族独具风格的手工艺品。它以杏树根为原料刻制而成。烟锅边上镶铁片,锅柄上嵌以用兽腿骨钻制的骨环,与烟锅柄的颜色黄白相间,十分美观。 达斡尔族有摔跤、赛马、射箭、打曲棍球、比颈力、扳杆子、滑雪等体育活动。“波依阔”(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传统体育运动。每逢新春、中秋等节日和婚嫁喜庆之日,青年人组成两队,各设营门,进行曲棍球比赛。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1976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了曲棍球队。曲根球运动填补了我国体育运动项目的一项空白,自治旗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曲棍球之乡”。 民族服饰:  达斡尔族传统服饰带有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的特点。春秋穿用刮掉毛的狍皮袍。冬天穿用毛朝里的皮袍。皮袍宽大,长至膝部。为便于骑射,前后下摆各开叉。帽子、手套、靴子均用兽皮制成。近一个多世纪。布匹成为达斡尔族的重要衣料。因为数众多的达斡尔族人担任清朝的文武官员,长袍、马褂等礼服开始普及。女装以棉布为主,绸缎面料为辅,习惯穿袖子及衣身自上而下渐宽、下摆大开叉的长袍。老年人以蓝、灰色为多.中青年红、朱、褐色不等.并镶以不同颜色的花边,脚穿绣花鞋。除服装艳丽外,达斡尔族妇女十分重视戴首饰。平常也要头插金属簪笄和绢缎花朵、带金银或玉制耳环、耳坠、手镯和戒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除乡村牧区的老年人仍着民族传统服饰或为节日庆典和纪念,平时多穿用现代流行服饰。

推荐商家排行
黄花沟|关于我们|旅游攻略|路线地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意见反馈|加入收藏|免责声明|网站优化
Copyright© 2024 :黄花沟